海洋大學國際研討會 環境變遷影響 百位國內外學者探討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來自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多個國家,共150多位的專家學者,齊聚在海洋大學,針對「生態/生物多樣性」、「災害/地理資訊系統」、「海嘯」、「水患」及「氣候」等五大議題,發表34篇報告。

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資源學院院長李明安說:「目前臺灣在地球觀測方面已經具有很多研究基礎,包括國家太空中心福爾摩沙衛星提供全球多光譜高解析遙測衛星影像、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三維環境觀測展示平台、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與其他許多環境監測、防救災應用評估系統等,希望能夠整合國內外地球觀測資源,進而能運用在災害、健康、能源、氣候變遷、生態系統、農業、生物多樣性、水資源及氣象等九大領域,達到增進人類健康、提升災害防治能量、促進地球永續發展之目標。

這真是很難得的盛會,海大海洋科學與資源學院與臺灣地球觀測學會聯合舉辦第一屆的「地球觀測及社會衝擊國際研討會」,讓人看見各國對環境變遷的想法。

德國籍學者:「真的很有意義,因為聽到不同國家對地震、暖化現象的看法及想法,這跟歐洲某些觀點是不同的。」

日本籍學者:「對於地球暖化及這次發生在日本海嘯的狀況,我很期待到台灣來,看各國學者的想法,也很感謝台灣民眾在這次災後對日本所伸出的援手。」

全球環境變遷所引起的環境與生態的衝擊,受到世界各國高度的重視。

台灣地球觀測學會理事長劉說安說:「這是需要許多單位一起來合作、研究,也從這次研討會中,整合國內對於地球觀測的技術與研究能量。」

希望能整合國內對於地球觀測的技術與研究能量,同時拓展國際合作機會,擴大我國地球觀測研究的影響力。

(蔡曉君 採訪報導)